英國智慧財產局(UKIPO)於2023年4月25日發布2023年至2024年工作計畫,揭櫫三大工作願景: 一、提供卓越智慧財產服務旨在提供全面客戶導向的服務,讓各項服務便於顧客使用、採用全球領先標準,並因應客戶未來需求進行調整。 二、打造全球一流的智慧財產環境確保英國的IP制度能支援與激勵創新者,使創新者與社會大眾無論在國內、外,均能充分發揮創意。 三、建立良善工作環境UKIPO將員工視為達成上述願景的重要資產,因此期能為員工打造最佳工作環境,確保員工價值受到重視,使員工具備足夠能力與資源,藉此提供更貼近客戶、利害關係人需求的服務。 為達成三大工作願景,UKIPO於2023年至2024年的重點業務將聚焦於以下項目:提供UKIPO的核心智慧財產權核准服務在One IPO轉型計畫底下,持續修正UKIPO提供服務的方式在保留既有的歐盟法(Retained EU La
幾家著名新聞圖片機構、作家與攝影師團體聯合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對人工智能(AI)採取法律保護。包括蓋蒂圖片社(Getty Images)、美聯社(The Associated Press)、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e)、歐洲新聞圖片社(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在內的一些組織概述了製定該技術規則的優先事項,認為AI技術的發展速度超過了監管機構的能力。它們呼籲尊重知識產權,制定AI的使用標準。簽名者讚揚了生成性人工智能技術及其對社會的潛在好處,同時警告,大量合成內容進入公共領域有可能破壞公眾對媒體的信任。公開信提到了“違反版權法”的內容,提到“許多生成性人工智能應用程序和大型語言模型除了傳播長期存在的偏見外,還會產生事實性錯誤和虛構信息。”以及“生成型人工智能和大型語言模型經常使用媒體所有的內容進行訓練,通常不考慮原始創作者的報酬或歸屬。除了違反版權法外,由此產生的影響還顯著降低了媒體的多樣性,逐步削弱公司投資媒體報導的財務可行性,進一步減少了公眾獲得高質量和值得信賴的信息的機會。”公開信倡導並提出了5
生成式人工智慧(AI)對智慧財產權制度意味著什麼?基於提示(prompt-based)生成新內容(包括圖像和文字)的產生,會如何影響澳洲智慧財產局管理的智慧財產權? 澳洲智慧財產局的風險團隊針對這一新科技的能耐,進行訪談、研究和探索,做出了一些初步觀察,並確認了一些帶來的影響,幫助未來在有關該主題的討論,提供資訊: 一、生成式AI是智慧財產制度的一次重大變革。生成式AI將引入許多新的、深層的問題,或者將現有問題放大到一個全新的層面。 二、生成式AI將意味著智慧財產制度中有更多的「參與者」,使其成為一個不同的制度。透過降低創造新穎性(novelty)的障礙,生成式AI降低了進入智慧財產制度的門檻,這可能會對智慧財產制度的運作和管理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三、生成式AI將對整個業務產生跨領域的影響。生成式AI將與四種智慧財產權的目的、流程和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交互影響。同樣,生成式AI將對澳洲智慧
2023年6月28日,斯洛文尼亞國民議會通過了關於《工業產權法》的修正案,該修正案將於2023年7月27日正式生效。在商標方面,當事方將通過斯洛文尼亞智慧財產權局(SIPO)的行政程序更快、更經濟地實現商標的撤銷或無效宣告,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只能通過法院程序執行。在專利方面,斯洛文尼亞根據已批准並已於2023年6月1日生效的《統一專利法院協定》,對具有統一效力的專利(EPU)作出了新的規定。
巴拉圭智慧財產權局(DINAPI)與國家交響樂團(OSN)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以正式確定聲音商標在巴拉圭的註冊。根據DINAPI局長塔拉弗(Talaver)的說法:“對DINAPI來說,這項協議是正式申請註冊聲音商標的第一步,音樂技術標準將用於決定提交給這個程序的作品的原創性。”在實踐中將如何運作?1.DINAPI將接收保護聲音商標的申請;2.DINAPI將把聲音商標的申請發送給OSN,由其根據音樂技術標准進行評估;3.OSN將指定一個合格的技術小組來評估所提交的申請;4.OSN的技術團隊將通過意見來確定上述作品的原創性,並證明申請註冊的作品的顯著性。
產權組織全球獎計劃公佈了其2023年競賽的結果,慶祝那些不僅利用智慧財產權取得了商業成功,而且還將其作為催化劑產生經濟、社會和文化影響的獲獎者。今年,來自中國、法國、肯亞、墨西哥、新加坡和斯洛維尼亞的中小企業(SME)成為第二屆年度競賽的獲獎者。產權組織全球獎的獲獎者處於創新和創造的最前沿。 它們在創造性和前瞻性思維方式的推動下,在不同領域做出了貢獻,彰顯了智慧財產權在塑造更美好未來方面的變革潛力。在2023年7月6日至14日產權組織成員國大會期間舉行的頒獎儀
(法新社布魯塞爾28日電) 歐洲聯盟(EU)已達成一項協議,將讓用戶能更容易取得他們的資料,並對於公司如何使用這些數位資料有更大的控制權。歐盟已為個人資料保護和隱私設立了全球標準,也正在為應對科技公司的強大能力訂定一套法律。代表27個成員國的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以及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談判代表昨晚就「資料法」(Data Act)達成了協議。「資料法」草案於2022年2月由歐盟行政機構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隨著連網裝置的使用不斷增加,可用資料量激增,歐盟表示希望確保歐洲公民能夠掌控資料,從公司手中奪回控制權。根據「資料法」,客戶與公司之間、以及與其他公司間的資料共享應該要更加容易。在此之前,人們的資料一直被掌握在企業的手中,用戶很難取得。歐盟理事會在聲明中指出,新規定還包括防範雲端服務供應商進行非法資料轉移的保障措施,並且使更換資料處理服務供應商更加容易。瑞典公共行政部長史洛特納(Erik Slottner)
人工智慧(AI)產業急速發展,歐盟為預防AI發展失控迅速著手立法。歐洲議會在14日通過《AI法案》草案,有望成為西方國家針對AI產業提出的第一套完整法規架構。據歐洲議會通過的草案,歐盟將針對AI技術研發過程設下諸多限制,例如禁止業者在公共場所設置感應裝置,從遠端收集生物辨識資料。新法也將禁止業者收集監視器或網路影像來建立臉部辨識資料庫。除了監督民間產業如何發展AI技術之外,新法也將對公部門加以規範,例如禁止警察單位利用過往犯罪紀錄來發展犯罪預測系統。根據草案,歐盟監管AI產業的重點集中在AI模型訓練過程,例如要求業者在設計AI模型時必須預防AI模型創造非法內容。未來業者在訓練AI模型時如有使用受著作權保護的資料,必須主動向主管機關呈報。此外,業者在特定情況下也得公開創作內容來自人類或AI模型。上述規範的目的在於維護出版商及內容創作者的權益,以免AI技術開發商濫用網路資料牟利。根據草案,未來如有業者違反《AI法案》,罰金最高可達全球年營收的6%至7%。《AI法案》草案通過歐洲議會表決後,將被視為接下來各國協商的基
臉書母公司Meta因為把歐洲用戶資料轉移至美國,22日被歐盟主管機關依據「資料保護法」重罰12億歐元(約13億美元),創新高,超過亞馬遜2021年因被指違反「一般資料保護規則」被罰7.46億歐元的前高紀錄。歐盟當局發現Meta違法地把其歐洲的臉書用戶資料儲存至美國的伺服器,因此下令Meta停止把歐洲用戶資料傳送至美國,並在六個月內把已傳送至美國的資料給刪除。Meta目前在歐盟有逾2.55億個臉書用戶。歐盟指Meta多年來違法把歐洲用戶資料儲存在美國伺服器裡,這些資料可能會被美國情治機構取得,而用戶本身卻沒有足夠的管道提出申訴。負責對Meta執行歐盟資料保護法的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DPC)下令要對Meta收取這筆龐大的行政罰款。Meta表示歐盟的裁決,是源自於美國政府有關資訊的法規與歐盟隱私權之間的法律存在衝突所致。歐美政府預計在夏季解決這法律衝突,Meta在歐洲的運作未立即受到干擾。Meta表示其將就此裁決提出上訴,指該罰款是不公平和沒必要,並尋求透過法院來暫停主管機關的命令。外界認為Meta
研發製造ChatGPT的OpenAI公司執行長奧特曼十六日在參院聽證會表示,政府干預,對減輕日益強大的人工智慧(AI)系統風險來說至關重要;他提議成立一個美國或全球監管機構,為強大的AI系統頒發許可證,並有權「取消許可及確保符合安全標準」。奧特曼坦承,「隨著AI科技的進步,我們明白世人對AI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感到焦慮。我們也有同感。」在被問及他最擔心AI什麼事時,奧特曼迴避談論細節,只說它可能會「對世界造成重大傷害」,「如果這項科技出了問題,可能會大錯特錯」。他提議以全新監管機構實施保障措施,阻止AI模型「狂放的自我複製和自我滲透」;此說法暗示了對未來先進人工智能系統的擔憂。位於舊金山的OpenAI初創公司去年底發布免費聊天機器人ChatGPT後,迅速引起公眾關注。人們從一開始教育界擔心ChatGPT被用來作弊,現已擴大到各界廣泛擔憂生成式AI工具會誤導人類、傳播謊言、侵犯智財權和顛覆某些工作。歐洲立法者將全面制定新AI規範,美國機關已承諾打擊違反現有公民權利和消費者保護法的有害AI產品;奧特曼及其他科技公司執行長則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