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組織正在牽頭舉行智慧財產權與人工智慧對話會,使成員國和其他利益攸關方聚集一堂,討論人工智慧對智慧財產權的影響,以期共同擬定政策制定者需要提出的問題。 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一種通用技術,在經濟和社會中得到廣泛應用,並且對經濟和文化產品及服務的創造、生產和流通產生了重大影響。關於人工智慧與智慧財產權政策的對話會旨在提供加深對所涉智慧財產權問題理解的論壇。 產權組織總幹事總結智慧財產權與人工智慧會議成果 進程概覽以及後續步驟 產權組織於2019年9月舉行了智慧財產權與人工智慧對話會第一屆會議。2019年12月13日,產權組織發佈了議題檔草案,為就智慧財產權政策和人工智慧方面需要討論或解決的主要問題達成共識提供基礎。 共收到250多條評論意見,均在2020年5月29日發佈的經修訂的議題檔中予以考慮。 智慧財產權與人工智慧產權組織對話會第二屆會議於2020年7月7日至9日以虛擬會議的形式舉行。來自130個國家的2,000多人,包括成員國、學術界、科學界和私營組織的代表參與會議,討論了經修訂的議題文件中提出的若干問題。 產權組織將儘快在其網站上發佈所有書面發言。請各方在2020年7月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佈《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的決定》,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和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大力強化相關執法,增強智慧財產權民事和刑事司法保護力度。李克強總理強調,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促進發明創造和轉化運用。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的規定,國務院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 修改的主要內容包括: 為了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在第三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對智慧財產權領域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作出特別規定,具體內容為:“智慧財產權領域的違法案件,行政執法機關根據調查收集的證據和查明的案件事實,認為存在犯罪的合理嫌疑,需要公安機關採取措施進一步獲取證據以判斷是否達到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應當向公安機關移送。”上述規定進一步明確了智慧財產權領域行政執法機關向刑事司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標準和程式。 此外,根據監察法、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規定進行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8月23日消息,近日,中央第二巡視組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回饋巡視情況。通報稱,國家知識產權局促進智慧財產權成果運用和轉化還不夠,“放管服”改革不夠到位。 中央第二巡視組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回饋巡視情況。 促進智慧財產權成果運用和轉化還不夠 此次通報的為十九屆中央第五輪巡視結果。此輪巡視開展於2020年5月至6月,常規巡視了35個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這其中就包括國家知識產權局。 中央第二巡視組組長薛利通報了巡視中發現的問題。薛利稱,國家知識產權局推動落實智慧財產權強國戰略不夠有力,履行職能責任存在差距,促進智慧財產權成果運用和轉化還不夠,“放管服”改革不夠到位。 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存在薄弱環節,對下屬企事業單位監管不夠有力,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存在廉潔風險。 薛利還表示,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增強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國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薛利也提出了整改意見建議。例如,薛利稱,國家知識產局要增強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國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提高履職能力,
近年來,智慧財產權成為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當前經貿摩擦持續的背景下,瞭解智慧財產權有關貿易調查狀況,對我國企業防範和應對糾紛至關重要。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組織專家隊伍對2019年中國企業在美遭遇的“337調查”情況開展了調查研究,以期為國內企業提供參考。 “337調查”是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及相關修正案對一切不公平競爭行為或向美國出口產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貿易尤其是侵犯專利、商標、商業秘密等智慧財產權行為開展的調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負責“337調查”工作。 “337調查”是一種具有單邊制裁性質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凡是被認定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將被禁止進口到美國及銷售。一旦發佈普遍排除令,除被申請人的相關產品,其他同類產品也可能被禁止進入美國。相較於美國聯邦地區法院的專利訴訟案件,“337調查”的立案更加容易,申請人只需證明在美國存在與主張智慧財產權相關的產業,無需證明有損害。此外,相比於專利訴訟案件長達兩年甚至更長的審理週期而言,“337調查”的調查期限為12-16個月,對被調查企業快速回應應對調查的能力要求
國知辦函保字〔2020〕71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知識產權局,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於開展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試點申報工作的通知》(國知辦發保字〔2020〕23號),由各地方申報並經研究,確定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甘肅省等12個地方智慧財產權局開展智慧財產權領域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工作試點。 請各試點單位抓緊修改完善試點方案,報我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備案;及時開展試點工作,於2020年12月30日、2021年4月30日、2021年8月30日前分別報送試點階段性進展情況,2021年12月30日前報送試點工作全面總結。如有重要情況隨時報送。 特此通知。 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 2020年8月6日
商務部等11部門印發《關於做好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經驗複製推廣工作的通知》(商資函〔2020〕212號),向全國複製推廣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經驗。“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調解機制”成為6項複製推廣事項之一,主要內容為“推動成立一批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積極構建智慧財產權部門牽頭、司法行政部門指導、司法部門確認保障的多部門聯動的智慧財產權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解機制”。 2011年起,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積極推進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調解機制建設。2015年,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北京市加強知識產權糾紛多元調解工作的意見》,組建了北京市知識產權糾紛多元調解協調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北京市知識產權局。 本次面向全國複製推廣的北京市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調解機制,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在全國率先依託行業協會、商會建立行業性專業性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組織,以實現訴源治理為導向,以提升行業內企業智慧財產權綜合能力為目標,依靠和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自律機制作用,開展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調解機制建設。二是充分發揮多部門聯動機製作用,形成了智慧財產權部門負責、社會組織為主體、司法行政部
按照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的《關於新形勢下加快建設知識產權資訊公共服務體系的若干意見》的工作部署,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推進在大連設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援中心(以下簡稱“TISC”)申請工作,推薦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大連東方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了第四批TISC候選機構。經評審,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已進入第四批TISC候選機構名單。下一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將組織專家對候選機構進行考核,通過後正式授牌運行。 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協調高新區管委會通過國家科技部,在大連海事大學申請設立TISC專案。目前,該專案進展順利,按照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要求已組建了TISC工作團隊,並完成了DL101智慧財產權綜合(初級)和DL301專利(高級)課程的培訓,國家科技部與大連海事大學已簽署TISC專案委託任務協議書(項目編號:2020ICR07),並向大連海事大學撥付了40萬元專案經費。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會同高新區積極推進大連海事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加快TISC辦公室和資訊服務平臺等硬體設施建設,為向我市創新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做好充分準備。 作為
廈門仲裁委員會知識產權仲裁院(下稱“知識產權仲裁院”)舉行揭牌暨戰略合作協定簽約儀式。 會上,廈門仲裁委員會與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市場監督局、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市科技局、市文旅局等6家單位簽署《關於支援廈門知識產權仲裁院工作暨創新智慧財產權保護協作機制戰略合作協定》。 廈門仲裁委員會主任鐘興國表示,知識產權仲裁院的正式揭牌成立,是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的具體實踐,對加快構建和完善廈門智慧財產權糾紛的行政、司法、仲裁、調解有機銜接的多元化解決新機制,推進形成廈門智慧財產權的“嚴保護、快保護、大保護、同保護”的格局,進一步優化提升廈門營商環境將發揮重要作用。 據悉,接下來,知識產權仲裁院將借助專家優勢,為市場主體特別是高新企業提供專業、高效、保密的糾紛解決服務。 資料來源:廈門日報
2020年8月6日,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産業和軟件産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以下簡稱《若幹政策》)。 《若幹政策》強調,集成電路産業和軟件産業是資訊産業的核心,是引領新壹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國務院印發《鼓勵軟件産業和集成電路産業發展的若幹政策》《進壹步鼓勵軟件産業和集成電路産業發展的若幹政策》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産業和軟件産業快速發展,有力支撐了國家資訊化建設,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若幹政策》提出,爲進壹步優化集成電路産業和軟件産業發展環境,深化産業國際合作,提升産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制定出臺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産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方面政策措施。進壹步創新體制機制,鼓勵集成電路産業和軟件産業發展,大力培育集成電路領域和軟件領域企業。
知識產權五局(IP5)通過視訊會議的形式召開了第13屆年度會議,旨在總結過去一年中其合作計畫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並解決五局在共同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方面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五局局長對五大智慧財產權機構所開展的一系列專案所取得的進展以及將要採取的下一步行動表示支持,包括由歐洲專利局和韓國智慧財產權局共同領導的IP5 NET/AI工作組所進行的活動。該活動將設計出針對新興技術和人工智慧的藍圖。此外,《專利合作條約》協作檢索與審查(CS&E)試點專案中的後續步驟也已經獲得了批准,旨在使五局能夠更好地分析由此產生的效率提高幅度問題。五局局長還肯定了在制定工作計畫以統一做法和程式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鑒於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的大爆發,此次會議的重點是五局對新冠肺炎疫情現狀的戰略回應以及相關合作問題。五局局長強調了促進創新以及支持研究以應對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的重要性,以及智慧財產權在促進經濟復蘇和創造就業機會中所起的關鍵作用。他們同意進一步完善對包含涉及新冠肺炎檢測、預防和治療的大量技術知識的專利資訊的獲取。 在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五局局長表示:“五局將繼續採取措施來支持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