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大陸智財權服務網

『AI引領產業淨零綠色轉型—從技術創新到市場應用』線上研討會

特別注意事項:

◆報名審核通過後,最晚於活動前一天,寄送線上提醒函!

◆請直接於「連線開放登入」時間,至官網右上角【會員中心】進行線上報到登入。

◆提醒您,線上活動僅能由會員帳號連線進行觀看。活動與帳號綁定,請以預計登入觀看的帳號報名登入。

◆此活動為線上活動,請於活動開始報到時間,至會員中心「活動專區」「線上報到」進行觀看,以確保出席權益。

<本會僅提供出席證明3小時,請自行另向各主管機關提出進修時數登錄>

採思科 Cisco Webex Meetings 線上系統,可同時 1,000 人上線,請提早上線以免向隅。

活動時間: 2025-08-07 (四) 14:00 ~ 17:00 加入行事曆

活動方式:
  • 線上會議

活動標籤: #專利 #AI #淨零轉型 #綠色轉型

介紹

2024年11月20日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於DIGITIMES生成式AI論壇開場致詞指出,生成式AI應用範疇已擴及各產業,其重要性堪比蒸汽機、電力及電腦等重大技術革新。根據預測,AI在未來3年內的普及率將從5%躍升至80%以上,2032年市場規模可達1.3兆美元。為提升台灣AI產業競爭力,政府推出全方位策略,包括投入逾120億元建置AI超級電腦及資料中心,並匡列100億元與產業合作投資AI相關企業。在產業轉型方面,政府將協助台灣逾160萬家企業導入AI,預計4年內每年輔導10,000家製造業導入AI,透過上述具體政策作為,期望建構完整AI生態系,實現全球AI智慧島的願景。

一、臺灣產業創新策略芻議

近年來,數位與綠能雙轉型已經成為驅動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核心,而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崛起,更成為未來各行各業突破創新的動力,將會影響未來二十年全球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面向。而我國如何藉由半導體產業優勢,配合國際趨勢發展,建構產業創新策略,將是臺灣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議題。

二、半導體製程設備廢水處理及再生技術之專利趨勢研究

本報告針對半導體製程設備廢水處理及水資源再生技術,進行全球專利趨勢分析。因應台灣缺水問題與2050淨零轉型政策,半導體產業積極投入循環用水技術,避免水資源浪費。本專案透過Derwent Innovation與GPSS資料庫,結合IPC分類號與關鍵字,檢索全球專利共17,592件,篩選出與半導體相關3,860件,進行申請量趨勢、生命週期與國家/申請人類型分析。結果顯示,專利數量自1990年後大幅成長,亞洲國家尤其積極,全球前二十大申請人以日本與台灣企業為主,顯示該領域已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建議持續強化國內技術研發與專利佈局,結合產學合作與國際趨勢,提升台灣半導體產業永續競爭力。

三、人工智慧在藥物開發中的發展與應用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人工智慧(AI)正深刻改變傳統藥物開發的模式。以往藥物設計多仰賴高效能運算技術,如分子動力學與量子化學模擬,來分析藥物與目標蛋白間的交互作用,然而這些方法常耗時費力、成本高昂。AI的導入不僅大幅提升藥物開發效率,更開啟了全新的可能性。透過深度學習與機器學習技術,AI能迅速篩選潛在候選分子、模擬藥理特性,並預測毒性與副作用。在小分子藥物設計領域,AI協助生成新穎分子結構並進行結構優化,顯著縮短開發週期。整體而言,AI的應用不僅加快藥物研發進程、提升成功率,亦有效降低成本,進一步促進個人化精準醫療與罕見疾病用藥的發展。展望未來,隨著AI技術不斷演進,其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將更趨多元且深入,為醫藥科技帶來前所未有的突破與機遇。

四、邁向淨零的生醫產業:綠色研發之專利趨勢分析與佈局實務

淨零永續議題不僅影響全球供應鏈發展,更攸關產業競爭力。對於產品強調安全性、有效性且須嚴格執行驗證程序的生醫產業來說,若能在前期開發階段即導入「綠色研發」、「低碳製程」的設計概念,將可先行擴大生醫產業商機。本議題將從全球專利趨勢觀察出發,深入剖析生醫產業如何導入淨零概念並佈局專利,同時藉由具體技術案例與專利佈局實務分享,供我國業者參考規劃未來綠色轉型之研發與智財策略,以利掌握國際市場先機及強化競爭優勢。

活動議程
時間議題/議題大綱主持人/主講人/與談人
13:30 - 14:00連線開放&線上會議登入
14:00 - 14:10主持人 開場引言廖承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局長
14:10 - 14:35臺灣產業創新策略芻議 
(一)臺灣產業發展現況
(二)臺灣產業發展的挑戰
(三)如何透過創新帶動臺灣產業下一波成長 
林志勳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
14:35 - 15:15半導體製程設備廢水處理及再生技術之專利趨勢研究
(一)前言
1、ESG 與循環經濟理念之興起
2、全球水資源短缺與污染問題
3、半導體產業對水資源依賴與永續管理需求
(二)研究動機與方法
1、台灣水資源困境與半導體產業用水需求
2、國發會 2050 淨零轉型政策與「資源循環零廢棄」策略
3、延續過往專案訪談與技術需求反映
4、採用 DI、GPSS 資料庫,結合 IPC 分類號與關鍵字檢索
5、人工篩選與專利趨勢分析
(三)專利趨勢與專利技術分析
1、技術分類
(1)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與其他技術
2、專利檢索策略
(1)IPC 分類號:C02F、B01D、H01L、B01J、B24B、G03F 等
(2)三組檢索策略(S1~S3)
3、專利量統計
(1)總計檢索 17,592 件,篩選與半導體相關者 3,860 件
4、全球專利趨勢分析
(1)專利申請量自 1970 年起至 2023 年呈成長趨勢
(2)受聯合國與國際協定(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影響
5、生命週期分析
(1)萌芽期、發展期、成熟期與近年復甦再發展
6、申請國家/地區分布
(1)中國大陸、日、美、台、韓等前五大
(2)亞洲地區占比達85.3%
7、申請人類型分析
(1)公司占比77.7%,自然人與學研機構占少數
8、全球前20大申請人分析
(1)以日本企業為主,中華民國居次
(2)企業類型:水資源處理、半導體與電子設備業者
(四)結論與建議
1、半導體產業用水回收再生技術需求迫切
2、全球專利布局集中於亞洲
3、建議強化國內技術開發與專利布局
4、建立公私協作,擴大產學合作
5、參考國際專利趨勢,提升台灣半導體永續競爭力
黃本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審查二組半導體製程審查科科長
15:15 - 15:55人工智慧在藥物開發中的發展與應用
(一)AI與藥物開發的結合
1、AI技術概述(生成式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
2、AI在藥物開發流程中的應用(標靶確認、虛擬篩選、藥物設計)
3、國際藥廠與市場趨勢(市場成長、主要技術應用領域)
(二)CADD與AI技術在不同藥物開發的應用
1、小分子藥物設計(虛擬篩選、分子動力模擬、QSAR建模)
2、大分子藥物設計(抗體設計與人源化、結構預測)
3、核酸藥物設計(siRNA/ASO/mRNA 平台)
(三)AI未來挑戰
1、基因體數據分析與標靶探索
2、精準治療設計(標靶預測、個人化藥物開發)
3、面臨的挑戰(資料品質、專業人才、倫理與法規問題)
柯屹又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智慧生醫組組長、博士
15:55 - 16:35邁向淨零的生醫產業:綠色研發之專利趨勢分析與佈局實務
(一)全球生醫產業淨零技術之專利趨勢分析
(二)生醫產業淨零技術之實際案例分享
(三)生醫產業淨零技術之專利佈局實務
劉家豪 北美智權專利工程部主任
16:35 - 16:55Q&A 20分鐘
16:55 - 17:00主持人 結語廖承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局長
活動貴賓

廖承威

黃本立

柯屹又

劉家豪

林志勳

報名方式

本活動報名費用:免費

▪ 報名前,請先「免費加入會員」填寫「真實姓名」資料後,於信箱帳號按「立即開通帳號」,即可進行活動報名!【請務必記住帳號密碼】

▪ 報名資料完整提交後,將會收到「報名完成」通知信。

▪ 等待工作人員整理報名資料後,將陸續寄出參與資格「審核通過信」,活動前將會發出「活動提醒信」請留意帳號信箱,亦可至會員中心查詢。

▪ 如您有報名相關問題,請先詳見官網「常見問題」,若無法解答您的問題請來信聯絡或致電。

活動單位

主辦單位

  • 工業總會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隱私權條款

蒐集個人資料告知事項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以下簡稱本會)為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在您提供個人資料予本會前,依法告知下列事項:

.本會因辦理智慧財產權相關活動,而獲取您下列個人資料類別,姓名、連絡方式(包括但不限於電話/傳真號碼、E-MAIL、等),或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識別您個人之資料。

.本會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令之規定下,依本會隱私權保護政策,蒐集、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本會將於蒐集目的之存續期間合理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除蒐集之目的涉及國際境外業務或活動外,本會僅於中華民國領域內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本會將於原蒐集之特定目的、本次以外之產業推廣、宣導及輔導、以及其他公務機關請求行政協助之目的範圍內,合理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您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規定,就您的個人資料向本會(有關個人資料當事人權利行使請洽本同意書上方所示個資聯絡窗口),行使之下列權利:
(一)查詢或請求閱覽。
(二)請求製給複製本。
(三)請求補充或更正。
(四)請求停止蒐集、處理及利用。
(五)請求刪除。

.若您未提供正確之個人資料,本會將無法為您提供特定目的之相關業務。

.您瞭解此一同意書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令之要求,且同意本會留存此同意書,供日後取出查驗。

個人資料之同意提供

一、本人已充分知悉貴會上述告知事項。

二、本人同意貴會,蒐集、處理、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以及其他公務機關請求行政協助目的之提供。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智財權發展與
新知讓您完整掌握最新消息、國際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