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大陸智財權服務網-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組織發佈2019年美國“337調查”研究報告

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組織發佈2019年美國“337調查”研究報告

2020-08-21 出處 / 資料來源: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

近年來,智慧財產權成為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當前經貿摩擦持續的背景下,瞭解智慧財產權有關貿易調查狀況,對我國企業防範和應對糾紛至關重要。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組織專家隊伍對2019年中國企業在美遭遇的“337調查”情況開展了調查研究,以期為國內企業提供參考。
“337調查”是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及相關修正案對一切不公平競爭行為或向美國出口產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貿易尤其是侵犯專利、商標、商業秘密等智慧財產權行為開展的調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負責“337調查”工作。
“337調查”是一種具有單邊制裁性質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凡是被認定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將被禁止進口到美國及銷售。一旦發佈普遍排除令,除被申請人的相關產品,其他同類產品也可能被禁止進入美國。相較於美國聯邦地區法院的專利訴訟案件,“337調查”的立案更加容易,申請人只需證明在美國存在與主張智慧財產權相關的產業,無需證明有損害。此外,相比於專利訴訟案件長達兩年甚至更長的審理週期而言,“337調查”的調查期限為12-16個月,對被調查企業快速回應應對調查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本報告對2019年度ITC發起的涉及中國企業的“337調查”案件以及作出初裁結果的案件進行分析,對近兩年ITC和美國聯邦地區法院作出的有關“337調查”案件的典型裁決和審判結果開展研究,以期瞭解調查動向、掌握最新裁判規則,為中國企業應對“337調查”提供參考。
本報告要點如下:
中國企業涉美“337調查”案件數量和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2019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起的47起“337調查”案件中有27起案件涉及中國企業,比2018年多8起,創歷史新高。中國企業涉案量占比達到57.45%。27起案件中,共涉及中國企業117家,全部為被調查物件,比2018年多66家。沒有中國企業運用制度提起“337調查”。
半導體電子器件和辦公傢俱用品行業案件高發,專利問題為主要誘因。中國企業涉案案件中,涉及半導體電子器件行業的有10起,辦公家居用品領域9起,是糾紛相對集中的行業領域;24起案件涉及專利侵權,占比89.29%,為最主要的被調查原因,另有2起涉及商業秘密侵權,1起涉及商標侵權。
被調查對象以廣東、江蘇和浙江等地企業居多,中小企業占主。從117家涉案企業所在的省市分佈來看,廣東省涉案企業最多(28家),其次為江蘇和浙江(各21家),山東12家,福建8家、北京5家、上海5家,其他省市17家。從企業類型來看,有11家為上市企業,其餘大部分為中小型企業。
中國企業應訴更為積極,獲得有利初裁結果的情況明顯增多。從中國企業獲得“337調查”初裁結果的38起案件來看,與2018年相比,我國企業獲得原告撤回、終止調查和和解等相對積極初裁結果的情況明顯增多。部分中國企業積極應對,合理利用規則,成功迫使原告撤訴,並取得有利結果。在被調查企業明顯增多的前提下,缺席應訴的中國企業數量減少了10家。
仍有中國企業缺席應訴,致使產生不利調查結果。2019年中國企業獲得“337調查”初裁結果的38起案件中,有30家企業被認定為缺席應訴,主要集中在辦公家居用品、汽車、食品及加工行業,其中江蘇10家,浙江8家,山東、廣東各4家,福建、遼寧各2家。企業消極應對被裁定為缺席被告將視同放棄所有出席、送達檔和抗辯指控的權利,致使原告舉證責任減小,其主張較易被認定為成立。
附件:
《2019年美國“337調查”研究報告》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智財權發展與
新知讓您完整掌握最新消息、國際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