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大陸智財權服務網-6年商標無效之爭告終!New Balance在華維權再獲關鍵勝利

6年商標無效之爭告終!New Balance在華維權再獲關鍵勝利

2020-04-08 出處 / IPRdaily中文網

6年商標無效之爭告終!New Balance在華維權再獲關鍵勝利
最高人民法院發出兩項再審判決,認定琪爾特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註冊的兩個仿N商標與New Balance的N字母商標構成近似,應該予以撤銷註冊。至此,這場長達6年的商標無效之爭,終於以New Balance獲勝告終。本案既是New Balance在中國維權的一次具有決定性的勝利,也是中國不斷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打擊惡意商標註冊和侵權的重要一步。
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日發出兩項再審判決,撤銷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早前兩項終審判決,認定琪爾特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註冊的兩個仿N商標與New Balance的N字母商標構成近似,應該予以撤銷註冊。至此,這場長達6年的商標無效之爭,終於以New Balance獲勝告終。
兩個再審案件的被申請人琪爾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琪爾特公司”)於2010年7月在福建省晉江市設立,兩枚爭議商標(6年商標無效之爭告終!New Balance在華維權再獲關鍵勝利,6年商標無效之爭告終!New Balance在華維權再獲關鍵勝利)由琪爾特公司的關聯公司海南琪爾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於2010年申請註冊,指定使用的商品為第25類“服裝、運動鞋”,於2013年轉讓給琪爾特公司。琪爾特公司在受讓上述商標後,其實際控制人於2014年在香港註冊成立“美國新百倫國際有限公司”,並以該公司名義在福建晉江設立“新百倫(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再以“新百倫(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名義在全國各地設立專賣店銷售帶有爭議商標標識的“New Bunren”運動鞋。在實際使用商標的過程中,琪爾特公司刻意使用相同顏色模糊化其注冊商標中的飄帶設計,使其運動鞋上的標識與New Balance運動鞋的標誌性N商標幾乎完全一樣。
New Balance于2014年向商評委對琪爾特公司的兩個注冊商標提出無效申請,商評委認為爭議商標與New Balance的引證商標在表現形式、構圖設計、視覺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區別,未構成近似商標,共同使用於類似商品上不致引起消費者的混淆誤認。New Balance不服商評委裁定,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北京知產法院認為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最顯著特徵均為大寫N字母,New Balance提交的證據能夠證明其N字母系列商標具有相當的知名度,因此當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同時使用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時,可能使相關公眾對其來源產生混淆,或誤認為系同一商品提供者的系列商標,於是判決撤銷商評委裁定。商評委與琪爾特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二審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認為,引證商標與訴爭商標雖然均呈現大寫字母N的形態,但訴爭商標內部線條與N字母外框組合後的整體視覺效果與引證商標相比差異明顯,且構圖手法、設計風格存在較大區別,相關公眾在施以一般注意力隔離觀察時,能夠將其區分開來;且New Balance公司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各引證商標在訴爭商標申請日前具有一定知名度,因此判決撤銷一審法院判決。
New Balance認為二審法院在認定引證商標知名度以及引證商標與爭議商標近似性兩個方面均有錯誤,因此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再審申請指出,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的主要識別部分均為大寫字母N,在整體視覺效果、呼叫方式等方面均高度近似,尤其是在引證商標經過長期大量使用後已經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琪爾特公司在實際使用訴爭商標時也刻意模仿New Balance使用引證商標的位置和方式,極易導致混淆誤認,尤其是其刻意成立與New Balance公司的中國子公司新百倫(中國)貿易有限公司高度重名的所謂新百倫(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並以該空殼公司名義銷售運動鞋產品,在其網站宣稱其產品是來自美國的總統慢跑鞋,具有十分明顯的惡意。最高院在審查New Balance的再審申請材料後,認為二審判決確有錯誤,裁定提審本案。
再審的爭議焦點仍然是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是否構成近似。而爭議商標所有人在實際使用中的惡意是否影響商標近似的判斷,亦成為雙方辯論的焦點。最高院經審理認定,雖然訴爭商標在N字母的基礎上加入線條等元素,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化處理,但是其中的N字母仍然構成顯著識別部分;對於相關公眾而言,仍然主要是以字母N來呼叫、識別訴爭商標,而引證商標的顯著識別部分也為字母N,因此二者構成近似。最高院在判決中進一步指出,New Balance公司提交的證據可以證明引證商標在訴爭商標申請日之前已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琪爾特公司作為同業競爭者,理應對在先商標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其卻在經營活動中通過關聯公司、相關網站使用容易導致相關公眾混淆的商業標識,申請“總統慢跑鞋”商標,難謂善意,因此,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構成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二審判決認定錯誤,本院予以糾正。
雖然最高院在判決中沒有明確指出爭議商標所有人在商標使用過程中的惡意影響了對爭議商標與引證商標近似性的判斷,但是從判決書相關論述的邏輯順序上不難看出,正是因為爭議商標所有人在其經營活動中刻意追求混淆的明顯惡意,使法官在爭議商標與引證商標有一定區別的情況下,得出二者容易導致相關公眾混淆從而構成近似商標的結論。
正如在本案專家討論會上包括劉春田教授等幾位我國商標法領域權威專家所指出:在適用商標法第28條或第31條時,應當將商標註冊人的惡意作為是否可能構成混淆的重要考慮因素,特別是申請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刻意追求混淆效果的情況下,只要存在消費者混淆誤認的可能性或者不能排除混淆可能性的,就應當適用第28條或31條。這一點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答記者問中已經予以明確。在司法實踐中,考慮商標註冊人的主觀意圖是善意使用還是具有積極地追求混淆誤認的惡意,對商標近似性判斷和在先權利的保護往往具有重要影響。
如果註冊人惡意追求混淆效果,即使兩個商標在表面特徵上有一定的差別,但是由於中國的商標法沒有限定商標實際使用時的顏色,導致惡意註冊人利用這一漏洞獲得相關商標註冊,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改變顏色等手段使其產品上的標識更加接近知名品牌的標識,造成相關公眾特別是消費者的混淆。如果這種行為不被從商標申請的源頭制止,在先權利人將陷入無止境的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的泥潭,中國的市場、尤其是二三線城市和廣大鄉鎮地區的市場,將陷入山寨橫行的惡劣環境。
最高院在本案再審判決中所引入的近似判斷標準,為解決商標搶注和惡意註冊現象,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本案既是New Balance在中國維權的一次具有決定性的勝利,也是中國不斷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打擊惡意商標註冊和侵權的重要一步。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智財權發展與
新知讓您完整掌握最新消息、國際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