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大陸智財權服務網-台灣5G專利布局聯發科居冠 華碩超車鴻海原因浮現

台灣5G專利布局聯發科居冠 華碩超車鴻海原因浮現

2025-04-24 出處 / 經濟日報/ 王郁倫 /台北即時報導

隨5G進入變現期,5G產業創新發展聯盟指出,台灣5G標準必要專利(SEP)占全球6%,前2強分別是聯發科(2454)、華碩(2357)。整體來說,台灣專利的國際覆蓋廣度不如美國、中國大陸、韓國,產業界須正視不實施專利實體(NPE;俗稱專利蟑螂)帶來的訴訟風險。


工研院統計,全球5G專利總數達42萬件,2020年之後成長速度就趨緩,並慢慢往6G方向發展,華為穩居5G專利件數排名第一,高通第二,愛立信第三,三星第四,樂金第五,第六到第十名幾乎由中國大陸業者包辦。


台灣業者的5G專利數量以聯發科最多,專利件數4549件,全球排名僅19,第2名原本為鴻海(2317),持有5G專利3989件,第3名為華碩,專利2032件,但華碩在2024年超車鴻海,從第3名晉級第2,主因是2024年鴻海宣布將其4G及5G專利約6000多件全數賣給夏普(全球排名第15),售價7.87億元,以協助強化其網路通訊業務。


台灣5G專利布局積極者,還有宏達電(2498)、工研院、宏碁(2353)、緯創(3231)等。


5G產業創新發展聯盟指出,美國、中國大陸、韓國在5G專利布局積極,掌握的SEP數量就占全球7成,未來相關產品技術若牽涉5G標準,都需支付相關專利費給這些5G大國,其中中興跟華為就拿到40%專利擁有權,韓國三星經營多年,也在標準組織中具領導地位,台灣專利數量跟日本較為相近。


未來發展上除要避開SEP持有者的「專利傘」,聯盟也提醒,要注意NPE的潛在風險,這些機構俗稱專利蟑螂,不從事產品生產開發,專門收購專利並發動訴訟收取費用,甚至透過融資取得大量專利,形成一個商業操作模式,對產業造成壓力。


聯盟也提醒,在無人機產業也有類似現象,無人機廠大疆在4月15日才宣布新取得一項新專利,是將無人機控制系統結合5G通訊協定架構,用類似打電話方式對無人機進行連線管理,改變了大規模無人機通訊架構,預告未來無人機產業與通訊業的合作將是趨勢。


而不只是5G專利戰,無人機專利戰也正在全球開打,其中大疆更是要角,在原告與被告數量都穩居第一,各有上百件國際專利訴訟,這也是台灣要發展無人機國家隊格外需要注意的地方。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智財權發展與
新知讓您完整掌握最新消息、國際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