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大陸智財權服務網-ZAGG公司控訴前員工不當使用營業秘密,由於ZAGG公司舉證不足,以敗訴收場

ZAGG公司控訴前員工不當使用營業秘密,由於ZAGG公司舉證不足,以敗訴收場

2025-05-28 出處 / Justia

案件背景

原告:ZAGG, Inc.

被告:Dermot Keogh(前 myCharge 雇員)

2023年12月20日,ZAGG對 Keogh 及其前雇主 myCharge 提起訴訟,指控 Keogh 違反競業限制條款。

myCharge 隨後解僱 Keogh,ZAGG 亦撤銷對 myCharge 的訴訟,使案件略陷停擺。

限制條款時效屆滿後,Keogh 加入 ZAGG 的競爭對手 PanzerGlass。但 ZAGG 主張競業限制因訴訟而延長,遂向 PanzerGlass 施壓,最終導致 Keogh 再次遭到解僱,迫使其要求速審。


訴訟程序進展

2025年1月3日,法庭允許 ZAGG 對訴狀進行補充,納入 PanzerGlass 相關指控。

1月15日,Keogh 提出反訴,包括「不當干預」(tortious interference)等主張。

1月21日展開審判,雙方於2月21日提交後續書面意見。

4月7日,法官發布後審判書面意見。


法院裁定與理由

ZAGG 的全部索賠被駁回:法官判決 ZAGG 無法證明 Keogh 仍受競業限制條款約束,因此其所有指控均不成立。
 Keogh 反訴可能勝訴:雖僅在開庭後一併提出,但法院允許加入並考量其主張,顯示其反訴具備實質基礎

對程序策略的警示:雖未詳述,法院對 ZAGG 將競業限制延長視為訴訟策略,可能引發對第三方(PanzerGlass)的不當干預,法官並未予肯定。


重點價值

⚖️ 若競業限制已屆滿,企業援引訴訟延長條款須具強力事證,否則易遭法院否定。

可資借鏡 Keogh 成功主張反訴,說明被訴方應積極利用程序選項反制。

提醒企業在限制條款訴訟中,避免延伸涉入第三方行為,否則恐觸法理或道德風險。


法律實務建議

設計競業條款時,應明確規範延期條件與時效期限,避免模糊空間導致法律爭議。

訴訟策略應審慎:避免將競業條款當作訴訟威嚇工具,並慎防涉及第三方解雇而引發的不當干預訴訟。

法律程序應統整:被告適時提出反訴可爭取法律話語權與補救機會。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智財權發展與
新知讓您完整掌握最新消息、國際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