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大陸智財權服務網-理律60周年智財權論壇 前大法官:營業秘密與國安的秘密如何界定?

理律60周年智財權論壇 前大法官:營業秘密與國安的秘密如何界定?

2025-09-25 出處 / 聯合報/ 記者 蔣永佑 /台北報導

理律法律事務所9/24、25舉辦60周年研討會,下午的智慧財產權論壇,除請來產官法界權威與談,日前從企業洩密升級為國安案件而備受矚目的台積電,也由資深副總暨法務長方淑華,分享台積電對於專利及營業秘密的管理與保護心法。


理律智慧財產權論壇的主題為「智慧財產權保護與永續發展-新時代的IP布局與管理」,分別邀請到前大法官蔡明誠、智慧財產局長廖承威及方淑華共同與談。


由於日前台積電2奈米洩密震驚全國和產業界,身為專利法權威的蔡明誠指出,該洩密案從營業秘密法上升到國安法,當中有法律位階中上位法與下位法的問題,未來營業秘密與國安法中的「秘密」如何界定?未來恐怕有待司法進一步釐清,而他也認為,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未必等於企業的營業秘密。


方淑華則表示,台積電擁有的專利只是營業秘密的冰山一角,除將手中專利區分為4級管理,對於專利持有更有其戰略性,不是每個創新發明都會去申請專利。台積電擁有更多的是營業秘密,舉凡研發計畫、實驗記錄、製程步驟、配方參數、生產計畫、客戶資料、價格制訂行銷策略等,都是營業秘密的範疇。


方淑華指出,台積電對於營業秘密看得比專利還重要,從2、30年前就很注重,並採取系統化管理,2013年起推動營業秘密註冊制度,2024年創立「營業秘密永續智慧管理中心」全面活用、管理營業秘密。


但近年流行的各大生成式AI如ChatGPT,確實對台積電保護營業秘密產生很大的威脅,方淑華表示,不少工程師為產生報表,都會使用ChatGPT,如此卻會造成公司內部資料被上傳、公開,為此台積電在增進生產力和協助員工生活平衡上,也做出很多努力。


台積電除三申五令禁止員工使用AI工具處理公司資料,及要求員工簽下保密條款外,為了有助於員工寫報告、翻譯、提案等,公司特別購置內部AI聊天機器人,提供功能近似的內部AI服務,同時做到資訊保護和提升員工工作效率。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智財權發展與
新知讓您完整掌握最新消息、國際動態